產(chǎn)品規(guī)格:
常規(guī)
產(chǎn)品數(shù)量:
批量
包裝說明:
木箱
價格說明:
00
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過去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并稱“西方三圣”。觀音菩薩是從梵語的Avalokitesvara菩薩發(fā)展而來,漢語音譯“啊那婆婁吉低輸”、“阿縛盧極低濕伐羅”等,意譯為“光世音”。在中國,唐以前稱之為“觀世音菩薩”,后為避唐皇李世民諱,遂改為“觀音菩薩”。傳說阿彌陀佛為其父,大勢至菩薩為其弟。
觀音有三十二應(yīng)身,分別度不同根性的人。
一、楊柳觀音;二、龍頭觀音;三、持經(jīng)觀音;四、圓光觀音;五、游戲觀音;六、白衣觀音;七、蓮臥觀音;八、瀧見觀音;九、施藥觀音;十、魚籃觀音;十一、德王觀音;十二、水月觀音;十三、一葉觀音;十四、青頸觀音;十五、威德觀音;十六、延命觀音;十七、眾寶觀音;十八、巖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