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描述】魔方發(fā)明后不久就風靡世界,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方塊組成的玩意實在是奧妙無窮。這是一個迷你的魔方掛件,既可以掛在手機上,閑下來又可以玩轉(zhuǎn)它以鍛煉自己的腦力哦復原魔方要一個好魔方,一雙靈巧的手,敏銳的空間想象力和高效實用的轉(zhuǎn)動程序。復原方法有很多種,具體步驟上有很大的差異性,但也有相通之處,最常見的是一層一層地拼好?!鹉Х降钠鹪础 ∽钤绲哪Х绞切傺览囊晃唤蠷ubik的教授于1974年發(fā)明的,但是這位教授發(fā)明它并不是為了投入生產(chǎn)魔方之父Rubik和娛樂。因為他是建筑學和雕塑學教授,所以他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個魔方的雛形來幫助學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以及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記憶力。在他完成第一個作品以后,轉(zhuǎn)動了幾下,發(fā)現(xiàn)原本齊整的魔方竟然很難恢復,于是他意識到這個新的發(fā)明會很不簡單。但是他想不到的是,這個邊長不到6厘米的玩具竟然會在未來風靡全球,甚至出現(xiàn)了以魔方為道具的運動?!鹉Х降耐娣ā 』拘g(shù)語 階:階數(shù)是指魔方每個邊所具有的塊數(shù),比如三階魔方每個邊就有3個小塊?! 驮褐改Х綇姆窃紶顟B(tài)到原始狀態(tài)的過程。 POP(飛棱):指在復原中魔方的某些組成部分從魔方上面脫離的情況,如果是出現(xiàn)在比賽中作為無效的復原過程?! NF(棄權(quán)):即DidNotFinish指魔方復原者感覺無法在自己滿意的時間內(nèi)完成魔方而棄權(quán)的情況,在比賽中可以有一次DNF?! ∑胀ㄍ娣ā ∵@類玩法適合拿魔方當作放松和娛樂的愛好者。他們通常僅僅滿足于復原一個魔方,不會追求更高的標準?! ?5歲的英國建筑工人格雷厄姆 帕克就花費了26年還原一個魔方。堅持堅持,最后一定會成功的喔三階魔方入門玩法教程 第一步:底棱歸位(又稱之為Cross,英文的意思是十字還原,選擇白色面做底面,在底層架十字)注:(本教程以白色為底面,為了方便交流與學習,請統(tǒng)一把白色作為底面)。圖1魔方底層架十字可以無師自通,只是底棱歸位要注意顏色順序,一定要記住。正確復原魔方底層棱塊后如圖1所示。1、將底棱還原固定在底部完成,以節(jié)約翻來復去多費的時間和步驟,為以后學習高級教程打好基礎(chǔ);2、底面的顏色固定為白色,以減少判斷底棱相應(yīng)關(guān)系的難度,當然選擇其他顏色面做底面也是可以的;在上述二個前提下,您只要注意將底棱另一面(非白色)與中間層的中心面色相同的顏色連在一起,然后轉(zhuǎn)至底部,該底棱就歸位了。初學入門時為了能更好的觀察到底面的變化,可把魔方傾斜一點,能看請底面塊的變化就行,如下圖視角。 圖1-1圖1-2 魔方底部四個棱塊經(jīng)過旋轉(zhuǎn)上面兩層,一定是圖1-1和圖1-2的8種情行中的一種,圖1-1的四種情況不用說,大家也很清楚怎樣旋轉(zhuǎn)吧,圖1-2的四種情況也很好理解,我們以圖1-2的四種情況中的1的情況來做介紹,當是1的情況時用一個簡單的公式就可以解決,如果是2、3、4的情況 再次提醒一下,初學入門方法時,在頂部架十字固然是比較好觀察一些,只是一旦養(yǎng)成在頂部架十字的習慣,在以后學習高級玩法的時候,都是在底部架十字,要改變視角和習慣,極為痛苦和不適應(yīng),因此,建議大家初學時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盡量適應(yīng)在底部架十字,其實在底部架十字也很簡單的,只是大家要注意一下觀察的視角。 第二步:底角歸位(就是復原魔方第一層四個角塊)圖2 魔方的四個底角正確歸位以后一定會出現(xiàn)倒T字型,如圖2所示,如果不是這樣肯定是底面角塊沒有正確歸位(位置錯了,重新來過)。底角歸位也可無師自通。但,如果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有利提高還原速度,下面簡單介紹幾個底層角塊復原的公式:復原基本思想:先將目標角塊調(diào)至頂層側(cè)面,再轉(zhuǎn)動能與之相連形成順色整體的面,使目標角與底棱連成一個(1 1 2)的歸位整體,再轉(zhuǎn)至正確的位置。因此,下列的五個實例并沒有必要當成公式來死記。圖2-1 與前面色相同的底角歸位 圖2-2 與右面色相同的底角歸位 圖2-3 底色在頂面的底角歸位 圖2-4 底色在右的到位底角歸位 圖2-5 底色在前的到位底角歸位 圖3魔方中間層共有四個棱塊,也只是四個棱塊需要復原(注意中間層沒有角塊喲),沒有歸位的棱塊,只有三種情形(如下圖)。圖3-1和圖3-2是兩個比較常見的情形,我們主要介紹的就是這兩種情況的復原方法,仔細分析比較這兩個公式,步驟雖然有點多,可是很好記憶喲。當碰到圖3-3的情形時,你需要的棱色塊不在頂面,而在中間層棱塊的位置,但顏色反了,碰到這種情況或者類似這種情況,我們就用3-1或者3-2的公式把最上面一層的無關(guān)緊要的棱塊轉(zhuǎn)移到該位置,我們要的那個藍紅棱塊就自然換到頂層了,這稍微有點麻煩,不過這種轉(zhuǎn)換的思想可好好領(lǐng)會一下,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會經(jīng)常用到類似的魔方轉(zhuǎn)換思想。 公式3-1公式3-2圖3-1 圖3-2 圖3-3 第四步:頂棱面位(也稱頂部架十字,就是魔方四個頂棱塊與頂面色相同的面全部調(diào)至頂面的步驟) 圖4魔方底下兩層復原以后,我們接著要來復原最上面的頂層了。首先我們要在頂層架一個十字也就是讓頂層的四個棱塊先面位(先不考慮順序是否正確),頂層四個棱塊面位以后的效果如圖4。當頂棱已經(jīng)面位,請省略這一步,頂棱沒有面位,無非有下列三種情形:1、相鄰頂棱面位(如圖4-1)時,置這兩塊相鄰頂棱于頂左后位,做一次公式4-1即可形成十字;2、相對頂棱面位(如圖4-2)時,置這兩塊相對頂棱于頂前后位,做一次公式4-2即可形成十字;3、無一頂棱面到位,做一次公式4-1再做一次公式4-2即可形成十字(見圖4-3的3D動畫教程)。 公式4-1 公式4-2圖4-1相鄰頂棱面位 圖4-2相對頂棱面位 圖4-3無頂棱面位 第五步:頂角面位(就是使魔方的四個頂角的頂面色全部調(diào)至頂面的步驟) 圖5 這一步我們是要讓魔方頂層的四個角塊的黃色面翻到頂面上來,暫時先不考慮角塊的位置是否正確,頂層的四個角塊面位后如圖5所示。魔方角塊沒有面位的,有七種情形、四種狀態(tài),如下7個圖。1、一面三逆( 逆 指逆時針旋轉(zhuǎn),使轉(zhuǎn)角的頂面色可轉(zhuǎn)到頂部,如圖5-1),置 面 角于上左后位,做一次公式5-1即可面位;2、一面三順( 順 指順時針旋轉(zhuǎn),使轉(zhuǎn)角的頂面色可轉(zhuǎn)到頂部,如圖5-2),置 面 角于上左后位,做一次公式5-2即可面位;3、二面一順一逆,置 順 角于上左后位(角的頂面色位于上后方),做一次公式5-1,轉(zhuǎn)為一面三順(如圖5-3、圖5-4、圖5-5);4、無一角面位,置一 逆 角于上左后位(角的頂面色位于頂左方),做一次公式5-1,轉(zhuǎn)為一面三逆(如圖5-6、圖5-7)。 圖5-1一面三逆圖5-2一面三順公式5-1公式5-2 圖5-3圖5-4圖5-5圖5-6圖5-7二面一順一逆 公式5-1+公式5-2無一角面位 公式5-1+公式5-1 第六步:頂棱歸位(使已經(jīng)面位的魔方四個頂棱的另一面的顏色和所在的另四個面的顏色同色) 魔方頂層的四個棱塊面位后,位置不正確沒有歸位的情況有以下六種情形:1、一歸三順( 順 指三棱塊順時針方向交換可歸位,如圖6-1);2、一歸三逆( 逆 指三棱塊逆時針方向交換可歸位,如圖6-2);3、二相鄰頂棱或兩相對棱交換位置即可歸位(如下圖6-3、6-4、6-5、6-6),均可通過公式6-1或者公式6-2轉(zhuǎn)為一歸三順或一歸三逆;只是此步轉(zhuǎn)換比較復雜,感覺很難理解的請學習公式6-3和公式6-4,即可很輕松完成。 圖6-1一歸三順圖6-1一歸三逆公式6-1公式6-2 公式6-1公式6-2公式6-3公式6-3兩次公式6-4公式6-4兩次圖6-5圖6-3圖6-6圖6-6 第七步:頂角歸位(就是使已經(jīng)面位的魔方四個頂角的其他兩面顏色也和對應(yīng)面所在的顏色同色 圖7魔方頂棱歸位、頂角面位后,沒有歸位的四個頂角只有三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