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聞香: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 巖韻 明顯口感:滋味醇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本產品采用8g真空獨立小包裝,便于攜帶,剛好可沖泡一次的量,時尚有品位! 大紅袍,是中國名茶中的奇葩,有 茶中狀元 之稱。它是武夷巖茶中的王著,堪稱國寶。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東南部,大紅袍生長在武夷山九龍就窠高巖峭壁上,這里日照短,多光反射,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這種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 大紅袍產于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之上。兩旁巖壁直立,日照不長,氣溫變動不大,更巧妙的是,巖頂終年有細小甘泉由巖谷滴落,滋潤茶地,隨水流落而來的還有蘚苔類的有機物,肥活土地,使得大紅袍天賦不凡,得天獨厚。 采大紅袍,需焚香禮拜,設壇誦經,使用特制器具,由精練茶師進行。從1941年林馥泉對大紅袍采制所作記錄中,可見其貴在 看青做青 。上午8時半采摘,9時半曬青,歷時1小時,翻攔一次,10時半涼青,歷時15分鐘。10時45分移入青間,至次日1點45分時炒青。搖青歷時14小時40分,搖青7次,搖青轉數順序為16、80、100、40、144、100、60。其中交替做手三次。搖青后,初炒、復炒、初烘、復烘。據行家評定,大紅袍的品質很有特色,它與其他名叢對照,大紅袍沖至第九次尚不脫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叢經七次沖泡味已極淡。 現在,游客在武夷山游覽,可以嘗到小巧包裝的 大紅袍 巖茶極品,領略范仲淹詩中所說的 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風飛 的意境。